您所在的位置:晋江网 > 图阅晋江

激情竞渡 晋江(深沪)海上龙舟公开赛万众瞩目

2024-06-07 09:37:40 来源:晋江经济报

中国晋江网讯(记者 施蓉蓉 秦越) 6月5日,2024年晋江(深沪)海上龙舟公开赛成功举办,来自哈萨克斯坦、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广东、福建等地的12支龙舟队,一同在深沪湾乘风破浪、激情竞渡,吸引了众多市民朋友前来观赛。时隔半世纪,海上龙舟赛再现深沪湾,这一消息在各媒体及社交平台发布后,获得了大量关注和转发,在端午节前夕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深沪的龙舟赛,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赛事,而赛场中的外国龙舟队,让人看到中国传统竞技体育、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世界潮流;

深沪的龙舟赛,是时尚的也是传统的:当最潮龙舟赛RAP主题曲碰上深沪特色民俗旱地龙舟,再加上深沪褒歌激情演绎,跨界融合的表达,让人耳目一新;

深沪的龙舟赛,是回归也是新生:时隔半个世纪,龙舟赛重回深沪这片海,让大家激动不已的同时,也期待有更多龙舟赛事可以落地深沪。

作为端午节的重要体育赛事,海上龙舟赛在深沪也称“扒龙船”“搁龙船”,自古在深沪渔区盛行,由渔民自发组织比赛,至20世纪70年代停办,转换表演形式为旱地扒龙船。

“此次,我们以龙舟公开赛的全新方式传承海洋文化、升华海洋文化,既是重温端午传统的千年民俗,感受祈福、欢庆的文化氛围,也让更多热爱旅游、喜欢民俗文化的游客认识深沪、感知晋江,融入满怀中原文化基因且与世界紧密相连的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深沪镇党委书记孙晋展说。

当天,现场观众里三层外三层,齐聚在美丽的深沪湾畔,共同为来自五湖四海的12支龙舟队加油鼓劲,一同感受龙舟健儿们挥洒青春、一往无前的豪迈情怀。

龙舟队员挥汗划桨,乘风破浪;观众热情欢呼,雨中坚守;志愿者们场边送姜茶……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也是深沪的暖心。

龙舟在海上竞渡,船桨翻飞,也让不少深沪人心潮澎湃。

“圆梦了。”深沪后山社区的吴奕澈难掩激动的心情。

吴奕澈是一名龙舟爱好者,他从小就听长辈讲以前深沪扒龙船的故事,心向往之。大约十年前,他和伙伴从汨罗买来4条龙舟进行训练,希望能让这项赛事“回归”。在这个过程中,因台风、开渔出海劳作等原因影响,导致“试水”失败。

“以前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在深沪海域看到赛龙舟,没想到真的实现了,真的非常开心。”吴奕澈说。

后山社区的老渔民陈志长曾是扒龙船的亲历者。当天,他一边看着海上龙舟竞渡,一边回忆着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以前,我们把舢板船改成比赛用船,像今天这种龙舟才是正宗的。以前也没有鼓手,民间自发组织的比赛也没有这么规范,但也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端午记忆。”陈志长笑着说,去年还在念着什么时候深沪扒龙船能够重出江湖,没想到今年就在家门口见证了这么好的赛事。

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观赛体验,主办方在深沪美食广场二楼、港阜社区居委会、晋江市海洋科技公司、头西渔港路增设大屏实时转播比赛,还通过多平台进行赛事的图片、视频直播。据统计,深沪龙舟赛期间,全网观看视频直播人数近350万人次。

“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常到深沪走走看看,品尝香飘千年的深沪美食小吃,游览文缘古今的深沪滨海美景,关注独具特色的深沪产业集群,感受海丝风情小镇的魅力。”深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洪志强在闭幕式上表示。

的确,深沪镇值得一来。这个千年古镇枕山临海、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曾经是宋元泉州东方第一大港“三湾十二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海洋文化、非遗文化、宗教文化、华侨文化在此交融汇聚、交相辉映,也留下丰富的海丝遗存,成为晋江乃至泉州文体旅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初以来,深沪镇持续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民俗踩街精彩出圈,香香担、扒龙船、深沪龙阁等传统民俗方阵尽显深沪文化底蕴;福建省舞龙舞狮精英赛的举办,让古老的海丝文化随着新兴的文旅产业向外传播,更多热爱旅游、喜欢民俗文化的游客走进深沪;在五店市举办的深沪拳头母美食节活动,进一步提升深沪小吃的品牌知名度,同时借助深沪人文和民俗活动,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文化美食盛宴。

一场接一场的精彩,让“宝藏小镇”深沪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寻味探宝”。接下来,深沪镇将加快盘活海底古森林、国家地质公园、烟墩山烽火台等旅游资源,串联滨海资源、传统村落、文保项目,加快建设滨海旅游带,拓展工业旅游、滨海旅游等新业态,推动深沪旅游从“景点观光游”向“全域度假游”蜕变。

△深沪游龙

《深沪游龙》 踏着龙舟行风雨无阻

当龙舟遇见说唱,用说唱谱写深沪!在龙舟赛开幕式上,赛事宣传片主题曲原唱歌手林佳伟为大家带来了现场版《深沪游龙》。

“从小在深沪湾边长大,这儿是我们的所有;神秘的峙海金狮你没办法摸透,就赛场龙舟给烽火台加点火候……”为深沪龙舟赛原创的歌词每一句都让大家觉得无比亲切,在歌手的说唱中,深沪旱地扒龙船队伍走上舞台。

旱地扒龙船队的主体是一艘龙船,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还不时喷火;龙身用金色的特制布料制成;中间站着十多个身穿传统渔民服饰的舵手,拿着船桨整齐地“划”着龙船。

上世纪70年代,深沪海上龙舟赛停办后,转换表演形式为旱地扒龙船,并成为深沪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阵头。在两个旱地扒龙船队里,还穿插有一男一女2名传统闽南丑角扮演者,他们一手拿着扇子,一手提着装糖果的篮子,向围观的群众撒糖果。此外,现场还有钱鼓队,让整个表演更加精彩。

“我们像深沪游龙,出场山鸣谷应,从不随波逐流,向来特立独行;该站出来时,绝对不会犹豫不定。”“深沪,踏着龙舟行风雨无阻;深沪,一路到终点万众瞩目;我们齐头并进,我们全力以赴,成为深沪新一代的中流砥柱。”

深沪元素满满的唱词里将海上龙舟团结奋勇向前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现场时尚潮流的说唱和传统民俗融合共舞,碰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这样的赛事主题曲演出,不也正是文化、体育、旅游融合的动听乐章吗?

△深沪美食和赛事联动

观海上龙舟 尝家乡味道

在龙舟赛期间,深沪美食广场二楼举行的美食嘉年华同样人头攒动。不少市民朋友都来到这里品尝深沪小吃。深沪小吃同业公会会长黄清海介绍,此次共设有40个美食摊位,拳头母、马鲛鱼羹、泼卤(杂菜卤)、水丸、甜芋等深沪特色美食“一站式”供应。此外,现场还有晋江伴手礼摊位。

6月6日是深沪镇侨联第八届委员会举办就职典礼的日子。龙舟赛当天,不少华侨、侨亲也来到现场。观看赛事之余,更要品尝家乡味,一解“舌尖上的乡愁”。记者在现场看到,晋江伴手礼也备受海内外乡贤和游客青睐,成为端午佳节送礼的首选。

“通过和赛事联动,这次的美食嘉年华效果不错。”黄清海说,龙舟赛吸引了大量人流,加上比赛持续到下午,不少商户带过来的商品都售罄了,还临时调货过来。

“深沪美食是深沪一张响亮的名片,包含有近百种独具特色的美食,其中还有21种国家级名小吃、10个国家美食地理商标。相信在深沪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带动下,深沪美食文化也将被更多人知晓,用另一种方式展示深沪的人文风情。”黄清海说。


△深沪褒歌

深沪褒歌:“咸水鱼歌”唱响“海上歌剧院”

“一只舢板驶入港……”悠扬婉转的歌声在海面响起,一座海上浮排在海面缓缓移动前行,这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沪褒歌的表演。

20个表演者身着传统渔民、妇女服饰,你唱一段,我唱一段,逗阵褒歌。浮排上的场景设置也十分用心:一艘木制渔船,一座红砖楼,一旁还有渔网,勾勒出渔民和岸上织网姑娘褒歌的场景。

据介绍,深沪褒歌又被称作“咸水鱼歌”,产生于渔民们的劳动生产之中,在清代就十分盛行,是渔民们在出航或归帆途中,为驱散航程的寂寞和孤单,同航又相邻的船只互邀“合四句编歌仔”,或者跟在岸上织网的姑娘们一起褒歌,以此营造消除疲劳的轻松氛围。

加上正值休渔期,渔港里停泊的渔船宛若“海上歌剧院”,成了这场海上褒歌的宏大舞台,浮排缓缓移动,歌声回荡在海上,仿佛让人看到当时最原始的褒歌场景。

“能在龙舟赛现场呈现一场这样的演出,我们大家又兴奋又开心。表演中,每个人都精神饱满,也借这个平台,将褒歌推广出去,让晋江、福建乃至全国的人,都能看到深沪褒歌。”深沪褒歌泉州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秋帆说。

对于大家都感兴趣的表演场地,王秋帆说,这是渔民用来种植花蛤、油蛤的浮排,为了这次褒歌表演,这块浮排都被彻底清洗了一番,然后布置了场景,让大家看表演的时候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渔业的进步,现在褒歌的生存环境其实没有了,因为动力船马达声大。这边唱一句,对方还没听清楚,船就开出老远了。”王秋帆说,庆幸的是,褒歌的表演形式被保存了下来,代代传承。

现在,深沪褒歌演出队伍中年龄最大的80岁了,最年轻的30多岁。“接下来,我们还会推动深沪褒歌进校园、进村(社区),推广这项非遗。同时,也欢迎对深沪褒歌有兴趣的广大群众加入我们,共同传承。”王秋帆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