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晋江网 > 幻灯片

跨越山海 潮向未来

2024-06-21 08:58:46 来源:晋江经济报
悠远绵长的福建海洋文化,流淌着闽人与海洋相拥逐梦的故事。 海洋文化对于晋江人来说尤其珍贵,它宛如一颗绵延不息的蓝色火种,串联起晋江人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成为晋江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晋江的重要纽带。

△晋江深沪半岛。晋江经济报记者 秦越 摄

闽在海之中,海为闽人田。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福建人来说,海洋既是征途,又是归途。

福建,海洋大省、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中国海洋文明最为典型的区域。在数千年的演进、整合与重构中,福建先民向海而兴、拓海而荣、海纳百川,展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悠远绵长的福建海洋文化,流淌着闽人与海洋相拥逐梦的故事。

晋江,坐落在闽东南的明珠。千百年来,晋江的发展与海洋密不可分。海洋文化对于晋江人来说尤其珍贵,它宛如一颗绵延不息的蓝色火种,串联起晋江人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成为晋江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晋江的重要纽带。

晋江经济报记者 李诗怡 杨静雯

依海而生 向海而兴

《八闽通志》中记载:“闽地瘠民贫,生计半资于海,漳泉尤甚。故扬帆蔽海,上及浙直,下及两粤,贸迁化居,惟海是藉。”

数千年前,农耕资源的匮乏激起了晋江先民的开拓意识。靠海吃海,向海而兴,工商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晋江商业的繁荣。

在历史进程中,勤劳智慧的晋江人造福船、建港口、修长桥,创造了璀璨的海洋文化,留下了宝贵的海洋文化遗产。

晋江有着众多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水密隔舱技艺。水密隔舱,顾名思义,就是在船体内部设置多个相互独立、密封不透水的隔舱。这种技艺最早起源于我国,并在福建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据史书记载,早在唐代,晋江的先民就已经开始采用水密隔舱技艺建造海船,以提高航海的安全性和货物的储存效率。

2008年,“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该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21日—23日,晋江梧林传统村落的三栋厝,将展出包括福船、南音、高甲、布袋木偶、砖雕等20多种非遗及梧林本土文化,让观众零距离感受和体验一场海洋文化盛宴。

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是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当时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广义的泉州港包括“三湾十二港”,其中就有被称为“南港”的安海港。

从安海港出发的船只,走过西亚的波斯湾沿岸地区、东南亚的爪哇岛和泰国,以及东北亚的朝鲜半岛,许多国家、地区都与包括安海在内的泉州发生贸易关系。

“造船技术和港口的发展,为晋江人的远洋贸易打下基础。晋江也由此探索出一条‘以手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的港口经济发展道路,陶瓷、冶铁、纺织、酿酒等手工业蓬勃兴起。”晋江市文保中心主任吴金鹏谈道。其中,磁灶窑与泉州海洋贸易的发展同步,是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晋江县志》记载:“瓷器出瓷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位于晋江辖区内的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泉州城郊规模最大的一组古窑址,也是宋元时期泉州外销陶瓷窑址的杰出代表。经考古发掘,磁灶镇境内共有南朝至清代窑址26处。

人从水兴,水从人盛。在东南沿海,秋冬之际吹北风,满载着中国陶瓷、丝绸和茶叶的船只,从泉州港驶出;次年春夏之际吹南风,外面的商船又载着香料和药物进港。南来北往,货物互易,描绘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画卷。

劈波斩浪 一纸乡愁

在梧林传统村落的百福轩,一场以“丝路信使”为主题的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文献展将于今晚开幕,旨在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展示侨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30日。

作为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是福建人向海而生的产物,诠释着福建人漂洋过海劈波斩浪,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历程,承载着福建与“海丝”的记忆。

就晋江而言,晋江人出洋谋生的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

据《西山杂志》记载,早在隋初,即有东石人林智惠、高逄桢驾舟远航渤泥(今文莱一带)。因为“往来有利”,所以后来有很多晋江商人“竞相率航海”。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贸易兴盛,晋江人出洋兴贩贸迁蔚然成风。至明清两朝,大量晋江人因避苛政、匪患等定居海外。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有大批晋江人下南洋。现如今,晋江华侨的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因而在晋江,有着“十户人家九户侨”的说法。

家书抵万金。侨批饱含着侨胞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在过往的岁月中,侨批帮助身在异乡的侨胞赡养了留在故乡的父母、妻儿,成了侨眷的生命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一封封侨批稳定了人心;在国家陷于困境的时代,侨批为祖国输资助困;在国家建设的年代,侨批又起到了传经送宝的重要作用。

1937年,华侨詹廷团寄回书信,写道:“但当此国难当头之时,人人皆在节食缩衣,捐助给国家。所以余希望此后若有不应当费用之处,请即节省之。因为余在垊埠现在须每月捐款给国家,以为抗敌之费。此乃每个国民应做的事。”

侨批虽已泛黄,但其中桑梓情深、饮水思源的价值观早已植根于晋江人的基因当中。

翻阅晋江学校名册,南侨中学、侨声中学、华侨中学、季延中学、龙侨中学、新侨中学、英仑小学、毓英学校……这些写满了华侨故事的校名,也使侨批文化得以绵延。

素有“华侨建筑博物馆”美誉的梧林传统村落,更是华侨文化、海洋文化的象征。在这座历经百年沧桑变迁的村落里,藏着为支援抗战而永久停工的“最美烂尾楼”;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在此地与闽南红砖相融共生,盛满了晋江华侨的殷殷爱国情,也诉说着晋江与海的故事。

向海图强 逐梦深蓝

2023年5月,泉州石湖港区举行泉州—中东外贸集装箱航线首航仪式。当日,装载着66标箱、总价值290万美元货物的巴拿马籍外贸集装箱班轮“星源”轮,从石湖港区出发,经广州南沙港奔赴阿联酋杰贝阿里。这标志着,泉州正式开通首条中东外贸集装箱航线,开启“丝路海运”新征程。

此前,泉州港国际集装箱航线仅限于东北亚、东南亚地区。此次开通的中东航线一路西进,直抵中东深处的阿联酋,全程约20天,后续延伸航线可向西过苏伊士运河后进入地中海到达欧洲地区。伴随着新航线的开通,更多“泉州制造”商品将沿着“丝路海运”走向世界。

“丝路海运”是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丝路海运”自2018年在福建创立以来,“朋友圈”越来越大,已开通航线116条,通达3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106座港口,有效助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为畅通物流大动脉、促进区域经济联通注入“福建力量”。

海波依旧,丝路维新。从“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港到航线多达百余条的“丝路海运”,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始终是八闽之子千百年来的蓝色梦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从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到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已成为福建经济新的增长点。

面对海洋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爱拼敢赢的晋江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传承和昂扬姿态,正在铸就新时代的海洋文明。

站在深沪国家中心渔港,数百艘渔船停泊在港口,一眼望去,颇为壮观。作为泉州港“三湾十二港”之一的深沪湾,如今,这个传统的渔业港口紧扣“海丝”主题,围绕产港城联动、山海湾融合、食赏游一体的方向和定位,再次“起航”。

今年,深沪镇依托现有国家级中心渔港,以入选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创建名单为契机,策划生成“一港一街一园一中心”项目,计划投资1.3亿元,打造智慧渔港、绿色渔港、人文渔港、平安渔港。

近年来,晋江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

2023年,晋江获批国家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随着金井围头一级渔港、深沪中心渔港、东石白沙渔港三大渔港建设不断推进,所有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融渔船安全避风、渔货集散、渔业生产、加工贸易、运输补给、滨海旅游、休闲渔业、生活体验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港口,为晋江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晋江新增国家级良种场1家,海水养殖达7.4万吨,同比增长6.5%,远洋捕捞产量达2.26万吨,全市海洋经济产值达680亿元,海洋经济实现稳步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晋江,海洋渔业、临港产业、滨海旅游等海洋经济蓬勃发展。“蓝色引擎”牵引晋江一路劈波斩浪,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增添蓝色动能。


责任编辑: